富余勞動力如何轉變為“富裕新動力”?這是飛云街道在奮進共同富裕新征程中亟待破解的課題。
在共富“設計施工圖”中,飛云街道以黨建作筆,布局共富工坊,深度融合黨組織、企業、群眾三方力量,緊抓群眾急難愁盼事項, “做大蛋糕”的同時“分好蛋糕”,蹚寬蹚實共富之路。
致富崗位送進殘疾人之家,他們變開朗了!
去年5月,飛云街道有了屬于自己的“殘疾人之家”。恰逢其時,共富工坊緊隨其后應運而生,依托飛云街道的黨建聯建機制,通過“托養+就業”的模式完美嫁接在了這一陣地上。
飛云街道殘疾人之家
“堅持‘擴中提底’理念,黨建與公益碰撞,讓特殊群體也能享受到共富蛋糕,是將共富工坊搬進殘疾人之家的初衷。”飛云街道組織委員周東說。
社區黨組織搭臺、黨員志愿者參與,殘疾人共富工坊快速運轉了起來。
馬道社區黨委與殘疾人之家通力合作,主動對接飛云的企業,了解用工需求,結合入托殘疾人能力,為他們提供力所能及的手工勞動項目。“我們每天都會梳理企業用工需求名單,然后將企業的貨品運過來給殘疾人組裝,再將成品運回企業。”殘疾人之家共富工坊負責人朱瑞疆說。目前,該共富工坊解決了28名殘疾人的就業問題,每人每月可獲得穩定收入。
一早,殘疾人之家共富工坊里就傳出了忙碌的熱鬧聲。10來名穿著工作服的殘疾人正忙著分揀、組裝。他們的臉上洋溢著自信的笑容,嫻熟的本領不亞于專業工人。
忙而不亂的共富工坊
今年40歲的王某因智力問題,一直待業家中。長期未工作而愈發變得孤僻,他的母親很擔心。聽說殘疾人之家成立了共富工坊,她立即幫兒子報了名?!叭チ斯し缓?,他的性格開朗了許多,天天早起說自己要去上班了?!蹦赣H笑著說。
社工口中的王某,還是個好學上進之人。“起初我們分配給他一些簡單的手工活,他學會后,又去一旁觀看搭筆芯的方法,學會后主動要求我們分配給他更復雜的手工活?!闭劶巴跄车淖兓?,社工的臉上滿是欣慰。
一起做手工
一起包餃子
工作之余,殘疾人還可以在工坊接受康復服務、參加文體活動、享受免費午餐、運動健身、看電視看書等,社工站也會經常“送”活動進殘疾人之家。共富工坊和殘疾人之家的用途完美銜接,令不少殘疾人將這里當成了另一個家。
在這個不大的地方,這群殘疾人在社工和志愿者的幫助下,互相取暖、成長、學習,不僅掌握了許多技術,還掙到了錢,實現了自己的價值。
文娛活動
共富工坊搬進企業,他們更自信了!
不同于殘疾人之家的共富工坊模式,位于飛云街道華明路的浙江金旺達食品有限公司,探索的是“黨組織+企業+共富車間”新路徑,企業主要通過定向招工,吸納特殊群體就業務工。目前工坊已為32名殘疾人提供就業崗位,人均月增收3000元以上。
金旺達共富工坊
這是一家有著30多年餅干生產經驗的老企業,陪伴企業成長的,還有不少殘疾員工,有好些人一直干到了退休。
去年,借著共富工坊的春風,更多人知曉了這家老牌福利企業。老員工帶新員工、新員工又介紹更多新員工,共富工坊招聘的消息漸漸傳開,好幾名殘疾人士加入了這個共富大家庭。而直接吸引他們的,是共富工坊帶給員工的利好條件和人文關懷。
工人在車間忙碌
在這里,每個車間主任都自學了手語,和殘疾員工溝通毫無障礙;在這里,吃住免費,五險全免,殘疾員工甚至享受到了比普通員工更好的待遇;在這里,逢年過節,殘疾員工都有額外福利,讓他們感受到了濃濃的節日祝福……
為更好地服務和引領共富工坊建設,該公司黨支部設立“紅色管家”,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,進一步延伸黨建觸角。
“小張,最近怎么請假了,是遇到什么難題了嗎?需要幫助盡管說?!薄靶×?,下個月就是你生日了,公司為你準備了生日福利?!薄斑^段時間公園里有文藝演出,我們想組織你們一起去觀看!”紅色管家的聲聲叮嚀和關切,像春風、像雨露,滋潤著不少殘疾員工敏感的心田。
發揮黨建引領,讓共富工坊成為“紅色地標”
在飛云,共富工坊業態各具特色。除了殘疾人之家共富工坊和金旺達共富工坊外,飛云街道還有小龍蝦基地共富工坊,以杜山頭村黨總支部為依托,帶動周邊30多個村民增收共富。
共富工坊猶如星星之火,點亮并溫暖了飛云群眾的共富路。去年下半年以來,飛云街道按照“組織鋪路、黨員引路、群眾趕路”的理念,梳理農村閑置資源、閑散勞動力、企業需求訂單、工坊運行計劃等“四張清單”,推動企業、“兩新組織”與村社深化結對共建,把共富工坊建設納入全域黨建聯盟工作機制,以組織“共建”、資源“共聯”打造新型共富體,形成產業進鄉村、帶共富的規模效應。如此,共富工坊逐漸成為展現黨組織戰斗力的“紅色地標”。“下一步,街道將立足地方實際、產業基礎,依托跨區域、跨行業黨建聯建機制持續布局共富工坊,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,將組織優勢轉化為強村富民的發展勝勢。”周東說。
星星之火,不止共富工坊。飛云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,新的一年,街道將扎實開展“擴中提低”,著力縮小“三大差距”,聯動推進“三個十大”全齡友好項目,全面實施除險保安“五大行動”等,讓共同富裕更加真實可感。